018 中庸读后感
本文最后更新于 336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。

中庸是一种心法: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中庸不是平庸,而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,要求在了解事物细节和整体的情况下,做出的一种符合现实的决策与行动。

为什么选这本书呢?

选择的书本信息

书名:《四书章句集注》
作者:朱熹
出版社:中华书局
时间:2012.02
ISBN:978-7-101-08169-5

解读中庸的书有很多,但是为什么选择这一本呢?

第一,和朱熹之前的书本相比,解读更加细致。在朱熹之前,《中庸》还仅仅是《礼记》中的一篇普通的文章。正是在朱熹的努力下,才将《大学》和《中庸》从《小戴礼记》中提出来,与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并称为四书。并且朱熹的解读在后续的元明清变成官府钦定的四书解读版本。要读当然要读最普遍的书本。

第二,和朱熹所在的时代书本对比,更加的专业。朱熹在当时就是解读儒家经典公认的专家。要读书就读专家写的书呀。

第三,和朱熹之后的书本相比,特别是现代的关于中庸的解读来说,更加的学术化。现代的很多解读古代文学的书本,很多用口语化的表述,以此来贴近生活。不否认这种表达方式的优点,但是需要考虑到一件事情,那就是从古文到现代文的翻译过程中损失了很多的细节内容,然而细节部分可能才是理解一片文章的重点。

综合以上三个原因,选择朱熹的版本来进行解读。

我和《中庸》的关系

这篇文章第一次看是大四考研的时候,那时候压力太大,觉得扛不住了。因为在图书馆进行的复习过程,所以学习不下去的时候,就去翻阅图书馆里面的藏书。其中翻阅到了关于四书的内容,当然那个时候肯定读不明白。不过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,于是给背下来了。

后来根据以上三个原因,买了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。《大学》看明白了,《中庸》一直没有看明白。

最近,认真翻阅了这本书,并且联系了大学毕业后的生活以及我2017-2021年的日记总结(一份游记,五份年度总结,一份五年总结)后,对这个内容终于有了些许感受。

《中庸》讲了啥?

相比较于《大学》来说,《中庸》的内容结构没有那么好理解。毕竟《大学》只有一千七百多字,而且明确分为两部分:经和传;而《中庸》的经和传混杂在一起。经过阅读之后,当时经过细细研读之后,可以将《中庸》的全部内容分为三个层次。

层次一,中心思想

《中庸》的中心思想正如字面意思来看,在做人做事的时候,走中道。那么更加学术的表达呢?

翻阅了很多相关的内容,发现总结中心思想的话还是朱熹对《中庸》做的序中的总结:

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

En……还是看不明白。那么再翻译一次,以便更加容易理解。

人心难测,大道难明,细查总览,适中而行

下面逐句解释:

  1. 人心难测:人心波动很大,难以明白,所有有了《三体》中的面壁计划。
  2. 大道难明:大道是什么,就是规律。马克思主义清晰表达除了规律的定义:规律就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普遍的、本质的、必然的客观联系。所以想要整理明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。因此,科学作为一种研究规律的手段,必须要投入重大的资源、人员与时间才能够有所发现。
  3. 细查总览:作为人,想要让一件事情能够快速解决,需要从两方面入手。一方面,在自己研究的方面,深入研究,变成专家。另外一方面,要有大局思维,明白自己在大局中的位置。
  4. 适中而行:上面的三个步骤解决了之后,才能够选出一条正确的,比较适合的道路来执行。

所以,中庸不是平庸,而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,要求在了解事物细节和整体的情况下,做出的一种符合现实的决策与行动。

因而,在《毛泽东选集》当中能够清晰看到其中体现的这种思想。毛爷爷做出大部分战略都是怎么来的呀?都是根据实际情况,制定方针政策后;然后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针政策,做出贴近实际的行动。

层次二,经,子思所写的内容

《中庸》是一种心法,尧传舜,舜传禹,接下来圣圣代代相传,最后传于孔子。孔子传于曾子,曾子传于子思。子思恐此种心法遗失,于是做《中庸》来解释这种心法,也就是上面的十六个字。

《中庸》中作为经的有以下几段:

第一段 表明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”,以及对到达中庸这种状态的夸赞。

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;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
第十二段 重点阐述“道心惟微”

君子之道,费而隐。夫妇之愚,可以与知焉,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。夫妇之不肖,可以能行焉;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。天地之大也,人犹有所憾。故君子语大,天下莫能载焉;语小,天下莫能破焉。《诗》云:“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”言其上下察也。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妇,及其至也,察乎天地。

第二十一章,讲述“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”的方法论,即重点在于诚。

自诚明谓之性。自明诚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

层次三,传,孔子和诗经的话

这是子思为了论述自己的上述思想所引用的话语,从而来说明本篇文章的是对孔子思想的阐述,而不是歪曲。这一部分内容过多,还没有办法整理出来。

感想

读完之后,收获良多。

首先,这种心法,值得我们在生活中进行使用,毕竟这种心法被很多人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使用,却没有被清晰表达出来。《中庸》给清晰表达出来后,后面我们做人做事就可以根据这条心法来进行判断了呀。

第二,有些内容还是需要详细地翻看原文,否则你看的网络文章都不知道是第几手的资料。到你看到的时候,或许距离原文意思都已经相差太远了都。

第三,看的第一本书要直接看最权威、最普遍、最专业的版本。

作者:Dongdong
链接:http://ddw2019.com/018
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CC BY-NC-SA 4.0协议,转载请注明文章地址。

如果观众姥爷们觉得冬冬的博客还不错,可以订阅赏杯奶茶让我继续撰写下去呦 (ฅ´ω`ฅ)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