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过年期间和两位书香门第送祝福的时候讨论内容,其中一位给我的触动非常大——和书香门第的对比,农家学子成长起来特别困难。于是写下这篇内容,稍作修改,隐藏人名后成为本次千字营的一篇文章。
A是我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同学,因为同样喜欢阅读和探讨马列思想,而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。A是一个妥妥的书香门第,昨天通过视频聊天发现,家中的课外书垒满了整个屋子里面的书柜。在小学时候,家里面父母就开始教育A好好阅读。而A也的确争气,在初中的时候便确定了图书阅读的方向——马克思主义。所以他从那个时候开始就阅读《马克是恩格斯选集》、《毛泽东选集》、《列宁选集》、《列宁哲学笔记》等等内容。这些内容贯穿了他初中到现在的人生。我便是在考研之后因为对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的讨论而走到一起的,变成好朋友的。
看了看A的成长轨迹之后,明悟我就是一个妥妥的农家子弟。上大学前我手边的课外书真的不多,第一本课外书是小学时候我三爷刻章的图书。看着翻过来的字,当时觉得老有意思,不过最喜欢的是那本书后面的另外一部分内容——增广贤文。当年我三爷带着我读了几句话,可是等到01年三爷去世之后,再也没有人带着我读了。后面的课外书都是杂志(主要是《意林》和《读者》,两块钱一本)和畅销书(人性的弱点,人性的优点,史记等等),但是阅读量仍然不足。
所以上大学前,脑子就存在两个东西——“教科书”和“酒桌上的生活经验”。这造成我进入大学之后的前面一段时间,相当自卑。
- 学习,干不过别人
- 社团,干不过别人
- 技能兴趣,干不过别人。
- 打游戏,干不过别人
- 兼职搞钱,干不过别人,搞不到门路
- ……
当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妥妥的废物,于是沉迷于游戏一年多。某一天晚上,突然觉得我这样天天打游戏有什么意思,都是一堆数据。思考了一下之后,开始转变。具体流程如下
2016年10月到1016年12月是预备阶段,把打游戏的时间拿出来到图书馆学习,参加一下学校的活动。在这个阶段当中还获得某个校级活动的一等奖和奖金(1400)。这个奖金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呀,比我出去兼职挣钱整的都多。
2017年的寒假,在家想想我有什么特点,能够做一件什么特别的事情?前面一个问题没有想明白,但是后面一个想明白了,要骑行自行车走一趟川藏线。2017年上半年,为了去川藏线做资金和装备上的准备。
2017年7月11号正式从安徽大学出发,开始川藏线之旅,旅行轨迹为:安徽大学——安庆岳西上318国道——武汉——重庆——成都——雅安——雅江——理塘——巴塘——林芝——拉萨,整个行程4200km,耗时33天。具体轨迹如下。
这个过程中,携带了一个笔记本,每日记录自己的生活。回来阅读日记之后,发现日记能够帮助自己了解自己,更加能够明白尽快“学我者生,类我者死”的状态。所以这个过程当中,自己成长了非常多。尽管当时不太明白,但是这是我未来成长的资粮。
2018考研生活,自我驱动的第一次努力尝试。
2019-至今,科研生活。求真务实之旅。
所以我的生活是从进入大学一年之后才进行的转变,因此和A这种书香门第相比,有两个缺点:
第一,起跑线上就输了都。人家从初中开始阅读深刻的内容,我呢?考研才开始阅读深刻的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。
第二,开始的起跑的加速度需要自己提供。A开始成长的肯定是良好家教的产物。而我想要开始起跑,最初的加速度必须自己找。从2016年不玩游戏到2017年川藏线之旅都是我起跑阶段的加速度,时间跨度太长太难了。
所以,和书香门第相比,我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。后面仍然需要不断学习,不断进步,不断成长。通过日记记录下生活,发现自己的缺点,总结提炼后专门针对自己的缺点进行更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