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,我将主力浏览器从 Chrome 切换回了 Firefox。这是我在一年多使用 Chrome 后,重新选择 Firefox 作为主要浏览工具的决定。
Why,为什么切换主力浏览器?
根据statcounter.com的统计,2024.08-2025.08桌面浏览器的占比由下图所示。
(数据来源于statcounter.com,数据源网址为https://gs.statcounter.com/browser-market-share/desktop/worldwide/#monthly-202408-202508-bar)
所以桌面端使用频率最高的四个浏览器分别为
- Google Chrome
- Microsoft Edge
- Apple Safari
- Mozilla Firefox
我从2019年9月开始使用 Ubuntu 时接触到 Firefox,并一直将其作为主力浏览器,直到2024年元旦。由于一些浏览器插件(例如与 ChatGPT 相关的插件)无法在 Firefox 上安装,我转而使用了 Chrome。然而,最近在公司使用 Chrome 的过程中,发现公司的台式机不能瞎安装东西让chrome同步,于是让我决定重新回归 Firefox。
How,如何切换浏览器?
如果你只是简单使用浏览器,切换可能只是下载安装即可。但如果你的浏览器中保存了大量个性化设置、书签、密码等内容,那么需要一些操作来确保新浏览器的使用体验无缝衔接。
书签迁移
书签是浏览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尤其当你积累了大量网页链接时。迁移书签非常简单:
- 通过浏览器的书签管理器,将现有书签导出为 HTML 文件。
- 在新浏览器中打开书签管理器,导入该 HTML 文件即可。
整个过程快捷高效,几分钟内就能完成。
密码管理
如今,我们需要为各种网站和应用设置密码,数量繁多,难以一一记住。浏览器的“记住密码”功能挺好的。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,切换浏览器的同时需要同步一下密码。对浏览器来说,相对比较简单。
- 导出当前浏览器的密码(通常为 CSV 或类似格式)。
- 在新浏览器中导入密码,并检查哪些密码仍需保留,哪些可以删除。这样可以确保在新浏览器中继续享受便捷的密码自动填充功能。
当然,也可以通过密码管理插件,如1Password、lastPass等
浏览器插件
插件是提升浏览器功能的重要工具。我在 Chrome 上常用的插件包括:
- AdGuard:拦截广告,提升浏览体验。
- Better History:弥补 Chrome 自带历史记录功能的不足。
- Google 翻译:一键翻译网页全文。
- RSSHub Radar:快速发现网站的 RSS 地址。
- Web Clipper:剪辑网页内容,方便保存。
- Z-Library Search:直接搜索并下载电子书。
- Tampermonkey:运行用户脚本,扩展浏览器功能。
- Zotero Connector:将网页内容快速保存到 Zotero。
在 Firefox 上,大部分常用插件同样支持,安装后稍作配置即可使用。
个性化设置
浏览器中的个性化设置(如默认搜索引擎、主页、起始页等)对使用体验影响很大。建议在新浏览器中手动检查和调整这些设置,以确保符合个人习惯。
Firefox 账号同步的便利
通过登录 Firefox 账号(国际版),可以轻松同步书签、密码、插件和设置等内容。这种跨设备同步功能让 Firefox 成为高效的办公辅助工具,特别是在阔别一年多后,重新使用 Firefox 依然感到熟悉且顺手。
总结
通过简单的书签、密码、插件和设置迁移,你可以快速在新浏览器上建立熟悉的工作环境。希望这篇分享能为考虑切换浏览器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!
参考内容
我只是觉得FF刚启动有点慢,一直在用chrome从刚出就在用
chrome的确很好用,一年半之前切换过去是为了用一些浏览器插件(chrome有,但是firefox没有)。